《秋天古詩25首簡單的原文》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早秋三首(唐代-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yíng)委玉露,早雁拂銀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老煙波。
一葉下前墀(chí),淮南人已悲。
蹉(cuō)跎(tuó)青漢望,迢遞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貧憂曼倩饑。
生公與園吏,何處是吾師?
薊(jì)北雁猶遠,淮南人已悲。
殘?zhí)议g墮井,新菊亦侵籬。
書劍豈相誤,琴樽聊自持。
西齋風雨夜,更有詠貧詩。
2、秋風悲(宋代-徐集孫)
秋風悲,秋風悲,秋風悲兮落葉飛。豪家不識秋風悲,杯酒暖熱兒女嬉。
秋風悲,秋風悲,秋風悲兮隴穗萎。田舍不識秋風悲,腰鐮收刈雞豚肥。
秋風悲,秋風悲,秋風悲兮塞角吹。戍人不識秋風悲,只愿封侯不顧死,棗紅十載忘歸期。
秋風悲,秋風悲,秋風最可悲兮。江流滔滔,禾黍離離,為此悲者其知誰。
3、中秋日秋汀歸田諸老見過(明代-周倫)
金風忽動野堂秋,梧竹蕭蕭爽氣浮??纱聛砉庹凉M,偶逢賓至雨初收。
盤餐江上鱸堪市,尊酒床頭釀巳篘。分付兒童掃松徑,露臺高處恰登樓。
4、送錢思復下第還杭州分得秋字(元代-宋褧)
陌上王孫壯氣遒,交鋒劘壘在朝頭。擬來披腹排閶闔,空使乘槎犯斗牛。
蟾府丹香應少待,鳳梭花樣肯旁搜。冬烘卻是居停主,江上芙蓉莫怨秋。
5、臨江仙 其四 暮秋有感(金朝-段成己)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斷腸怕上夕陽樓。
瀟瀟楓葉下,漠漠葦花秋。
日月不知忙底事,東生又復西流。古人不見使人愁。
秋蘭無處采,流水滿芳洲。
6、松齋秋詠次黃存之韻七首 其三(宋代-裘萬頃)
牽牛引蔓上東籬,氣肅清商雨過時。人意若隨天意好,秋光又到菊花枝。
7、深秋吟(宋代-邵雍)
終歲都無事,四時長有花。
小車乘興去,所到便如家。
8、秋暮登太白(宋代-陳允平)
飄飄短褐袍,倚杖立金鰲。
橋束溪流急,樹增山勢高。
白云連海嶠,黃葉滿亭皋。
落日西風惡,塵埃兩鬢毛。
9、題秋崖小隱圖(宋代-周密)
萬壑秋明一徑斜,滿川霜葉勝春花。何人結屋松風里,丁卯橋邊處士家。
10、天臺楊景清以所進春秋發(fā)微示余輒題小詩其后(宋代-劉克莊)
奏篇久矣徹凝旒,誰信棲棲負笈游。
新義書之于簡策,微辭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勸邇英講,他日應煩掌故求。
歷數先儒多晚達,前孫明復后康侯。
11、秋槿(唐代-白居易)
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
秋開已寂寞,夕隕何紛紛。正憐少顏色,復嘆不逡巡。
感此因念彼,懷哉聊一陳。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
頭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時不獲已,安得如青春。
12、金縷曲 和韻題問秋圖(清代-鮑之芬)
何處秋深矣。望汀洲、蕭蕭蘆葦,秋應在水。雪正紛披霞錯落,秋在楓林散綺。
漱泉石、秋聲迸齒。搖落江南楊柳岸,送燕山九月披裘至。
饒逸興,云鄉(xiāng)爾。
有斜陽處西風里。小橋橫、琴樽逐謝,奚囊從李。秋色二分馀幾許,秋滿寒山詩思。
正杖倚、推敲一字。秋也何心秋著色,更宜人、濃淡誰為此。
青女力,霜華使。
13、秋日登山有感(明代-李時行)
龍山天畔獨登臨,觸目中原動壯心。落日松篁生紫氣,高秋云物送清陰。
東南波浪回天地,西北關河自古今。已見王師收上郡,將軍莫遣姓名沈。
14、秋日顧直指招飲鎮(zhèn)海樓(明代-陳堂)
飛樓百尺白云停,太史曾占有使星。柏院風清消暑氣,香醪杯綠泛滄溟。
屏開疊嶂芙蓉出,暮靄叢林罨畫青。驄馬到來山岳動,越裳何處不來庭。
15、秋懷二首 其二(元代-尹廷高)
玉露高寒滿眼秋,先生何以自為謀。巧裁云霧供吟料,碎折波濤補破裘。
月不孤人常入戶,山如惱我故遮樓。幸然免被微官縛,閑坐閑眠得自由。
16、秋深寄內(清代-陳寶琛)
出水荷錢看到花,又成敗葉上輕槎。坐驚大陸深秋氣,偏貸馀生閱物華。
皈佛只贏心地凈,憂天能免鬢霜加?相知猶有同心侶,不怨離人不憶家。
17、一剪梅 秋懷(清代-董俞)
細雨蘋絲葉葉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寒燈幾點笛聲幽。
不是漁舟。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ㄒ苍龀?。月也增愁。雙魚寂寞淚長流。
身在江樓。夢在妝樓。
18、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 其二(清代-龔自珍)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鄰。一發(fā)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圣者胞與言,夫豈夸大陳。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宗周若蠢蠢,嫠緯燒為塵。所以慨慷士,不得不悲辛。
看花憶黃河,對月思西秦。貴官勿三思,以我為杞人。
19、新秋西郊雜興(明代-李先芳)
因看木槿落花稀,更惜年光似鳥飛。
斗酒黃雞堪共樂,青山無恙故人非。
20、秋日王衢州公要往秦望同言馬兩鄉(xiāng)薦宿廣孝寺明日雨輒歸連旬作炎世界如焚即不雨恐亦不能抵顛也因呈(明代-徐渭)
使君多道氣,約客上高山。一入松杉去,俄逢風雨還。
舟從樵水折,燈繞郡河灣。尚厭迎騶至,催呼啟夜關。
21、余山居六年矣丙午秋復北上臨發(fā)偶賦(明代-袁宏道)
又被閒驅出,冥鴻那可飛。添多新蒜發(fā),典盡舊荷衣。
柳密云侵郭,荷長水浸磯。鷗鳧爭作語,客子幾年歸。
22、次韻吳雅翁秋懷四首(宋代-黎廷瑞)
蟋蟀鳴空階,亹亹昏達曙。
感此不成眠,推枕覓長句。
物情欣得時,我乃獨不遇。
悠悠經世心,歲晚付農圃。
長歌豳七月,掩卷淚如雨。
微蟲亦見錄,老我吟謾苦。
周公不可夢,哀哉弗如汝。
23、秋日登樓(宋代-李新)
洗遍山光暮雨收,落霞孤鶩點清秋。
蜀天地暖知無雁,不怕愁聲穩(wěn)上樓。
24、初秋憶金均兩弟(唐代-張九齡)
江渚秋風至,他鄉(xiāng)離別心。孤云愁自遠,一葉感何深。
憂喜嘗同域,飛鳴忽異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頭吟。
25、調笑令 初秋聞雁(清代-趙友蘭)
蕭瑟。蕭瑟。蟬噪夕陽黃葉。西風涼卷羅幃。乍見長空雁飛。飛雁。
飛雁。引起鄉(xiāng)心無限。
26、春秋宮詞 其五 叔隗、季隗(清代-章鐘祜)
二女聯芳并擅嬌,洞房定使客魂消。君臣絕代稱僚婿,不讓東吳大小喬。
27、秋興呈華泉翁(明代-敖英)
池頭一雨送新涼,小坐茅亭月近床。
和得《竹枝》三百首,西風無雁寄瀟湘。
28、秋海棠五首 其一(明代-邊貢)
海棠盈盈開素秋,雨晴斜日上簾鉤。幽芳不與春風約,碧榭朱闌俱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