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老師的古詩100首大全》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虞師晉師滅夏陽(先秦-谷梁赤)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chǎn)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惫唬骸皩m之奇存焉,必不使也?!避飨⒃唬骸皩m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于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于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惫旖璧蓝ル?。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庇莨ヂ?,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齒寒?!渌怪^與!”挈其妻、子以奔曹。獻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p>
2、師家莊聞笛(元代-李裕)
兩岸蛩聲切,前林笛韻清。鄉(xiāng)心與秋思,耿耿夢難成。
3、太平觀靈樞堂有軒臨池扁曰山水間因訪曾鍊師留宿賦之(元代-梁寅)
道人住在小玄洲,山水之間庭戶幽。松掛片云招宿鶴,池開半月隱靈虬。
仙書待寫榴皮字,燕坐真乘蓮葉舟。為論先天過夜半,知師心與太虛游。
4、東湖夜歸賦詩二章呈駒甫師川 其二(宋代-李彭)
弱齡百不堪,寄傲及壯節(jié)。從人笑數(shù)奇,丘壑藏我拙。
客夢漳水頭,鄰雞鳴枯楬。荷鋤挾新詩,懷哉清夜月。
野桃欲著花,幾見堪黍雪。當還灌我園,終歲飽葵蕨。
5、題月師桂堂(宋代-王十朋)
道人以月名身,以桂名堂。胸中負所有,志在丹霄旁。
冠巾倘可加,唾手得天香。惜哉已世外,此志終莫償。
山中作堂侔月窟,禪定吟馀思清越。要令坐上生清風,須使心中似明月。
6、頌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宋代-釋師體)
強盜遭逢惡抵家,賊贓才敗別無他。山藤徹骨令甘伏,反與渠儂貼面花。
7、頌古十四首 其二(宋代-釋師體)
棒頭落節(jié)來翻本,閃電光中立信旗。殃害叢林無說處,幾人錯認口頭肥。
8、四圣贊(宋代-釋師體)
稽首文殊,本非延促。
柏短松長,山青水綠。
星移斗轉,日行月逐。
開眼合眼,一切具足。
9、偈頌十八首(宋代-釋師體)
童頂云衣野興濃,清齋淡話有何窮。
春歸檐幕千家雨,月滿樓臺一笛風。
10、頌古十八首(宋代-釋師一)
掃地潑水相公來,聲高隘喝繡旗開。
天上玉麟來瑞世,堪作人間將相才。
11、頌古八首(宋代-釋師一)
趙老家風不熱瞞,問他大道答長安。
有誰平步歸家去,多是區(qū)區(qū)自作難。
12、偶至劉少師園二首 其二(宋代-葉夢得)
老木參天拱十圍,何妨桃李間相依。卻憐韓令功如許,不為山丹少霽威。
13、宗演師金書妙法蓮經(jīng)(宋代-周紫芝)
稽首無上尊,為世大慈父。為憫一切眾,流浪諸苦海。
滋無礙辨才,廣為眾生說。譬如大火宅,隨念得清涼。
又令諸窮子,獲此大寶珠。是真秘密藏,故名妙法華。
非思量分別,而以得解悟。雖諸大菩薩,有所不能知。
況于聲聞眾,豈復聞妙義。如來廣開示,一一令悟入。
眾生悉皆曉,而況于聲聞。我佛出現(xiàn)世,了此一大緣。
當如佛所說,是最為第一。今此大比邱,舍所甚愛者。
百煉真黃金,銷鑠為書寫。具諸大寶貝,更以為莊嚴。
偷兒甚魁儈,如飛天藥叉。諸所經(jīng)過處,悉為尸陁林。
大火所藏滅,毫發(fā)無遺馀。龍?zhí)熘T善神,悉力來加護。
究竟不得壞,我今同贊嘆。普告諸佛子,凡所見聞者。
信心自堅固,各各普授持。
14、挽少師相國李公 其二(宋代-張元干)
往在東都日,傷心丙午年。不從三鎮(zhèn)割,安得兩宮遷。
抗議行營上,排奸御榻前。英風成昨夢,遺恨落窮邊。
15、次韻師厚病間十首(宋代-黃庭堅)
病余兒廢鋤,門巷草芊眠。
來者何所聞,披草足跫然。
封侯謝骨相,使鬼無金錢。
夢作白鷗去,江湖水黏天。
16、戲贈張煉師(唐代-權德輿)
月帔飄飖摘杏花,相邀洞口勸流霞。
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龜山阿母家。
17、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唐代-陸龜蒙)
王謝遺蹤玉籍仙,三年閑上鄂君船。詩懷白閣僧吟苦,
俸買青田鶴價偏。行次野楓臨遠水,醉中衰菊臥涼煙。
芙蓉散盡西歸去,唯有山陰九萬箋。
18、送朱師古龍圖少卿師潼川二首(宋代-楊萬里)
甲戍花策時集英,相看須鬢各青青。
曲江初別春三月,北闕重來再一星。
百石去官君似邴,千年歸鶴我輸丁。
因書若寄楊員外,莫道山寒少茯苓。
19、洛江行送業(yè)師(明代-蔡清)
我有先生學行獨不群,籍籍聲華動八閩。我竊緒馀尚一薦,嗟吾先生兮始自貢途充國賓。
先生不見伊呂當年無科第,自有功名萬古新。困龍若際風云便,方潭勺水可騰身。
雖然先生早了環(huán)中趣,否泰由來都是春。此行如遇成都卜,只問忠與孝,不問屈與伸。
20、姚六康石埭署中醮會同張芑山秦又宛沈天士盧弗疑曹扶三張師仲堵雪懷分賦(明代-陳子升)
子明壇上眾香焚,法鼓仙音四境聞。喧處會來皆靜理,異鄉(xiāng)名下即同群。
簿書樂得交情助,匕箸能將道味分。陡見滿堂浮動極,江南煙水嶺南云。
21、送業(yè)師泰泉先生赴任留都 其一(明代-梁有譽)
曳玉趨鹓署,鳴珂入鳳城。云隨珠履集,花傍彩衣明。
學海摛文教,詞園振雅聲。還瞻承睿渥,六宇仰升平。
22、展重陽同石遺嘿園宿師子窩因過秘魔壓(清代-陳寶琛)
秋深赴霜林,??诛L先我。誰知前夕雪,斷送陸渾火。
渥丹變焦墨,入畫亦自可??耧j通夜號,千樹曉不墮。
成毀時則然,造物測或叵。君看初日麗,倏爾黑云裹。
卻趁半晌晴,秘魔厓下坐。
23、清官良齊宗親黔游得王文成銅像其師三島中洲毅為之記裝卷屬題 其二(清代-陳寶琛)
儒術能為耆定功,泱泱表海見雄風。服膺師訓尊心學,不獨文同理亦同。
24、壽章儆庵師五十初度和韻四首 其四(清代-何彥升)
襟懷如月證前生,跨鶴揚州夢更清。獨酌瓠園歌夜半,三番梅萼向春榮。
吟詩韻拹鳴岡鳳,雅誼情聯(lián)出谷鶯。勉與同人賡一曲,聊將下里續(xù)新聲。
25、王別駕訪天竺頤曄二師(宋代-姚鏞)
寶香熏徹碧蓮臺,別駕尋僧日暮回。聽雨齋前驚樹長,浴云池上看花開。
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鶴親曾識辨才。二老風流如昨日,百年詩石未蒼苔。
26、寄懷維卿師桂林七首 其四(清代-丘逢甲)
輪鐵南交走電軿,蒼梧西上又揚舲。河山破碎羊腸險,樓閣空濛蜃氣腥。
百粵安危關互市,五洲消息迫重溟。謝公高臥應難穩(wěn),絲竹中年帶淚聽。
27、贈識庸師(明代-釋今回)
遠公棲隱杜柴扃,云木森森背古城。居士少過誰結社,祖庭長住獨持經(jīng)。
磬聲斷續(xù)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客邸逢君知舊識,一聞高論便心傾。
28、和楊師文短吟四首 其一(明代-孫緒)
春花饒艷色,春禽鳴好音。脈脈花前醉,悠悠別后心。
29、哭楊師文二首 其二(明代-孫緒)
萬變何如一局棋,宦途隨處策勛奇。皂囊未愜朱云愿,素履惟應白日知。
蚤向人間先溘露,夜歸天上定騎箕。漢陰亭畔花如錦,還似留君不住時。
30、送見素業(yè)師南還二首 其二(明代-馮琦)
別離無復道,天地意如何。愁入征云暮,心驚飛鳥過。
憂來千慮少,歸去一身多。行止皆無策,相寬一放歌。
31、寄懷方伯滕師二首(明代-胡應麟)
萬山何處粵王臺,半榻寒空寄草萊。白社定偕高士臥,青門聊學故侯開。
風塵西北懸車凈,宇宙東南曳杖回。愧殺草玄亭下客,攀云無路到崔嵬。
32、慎齋林師遠訪賦贈(明代-謝與思)
吾師意瀟灑,杖履歷山川。不有高軒過,齋頭榻舊懸。
寒星侵坐語,流水寫鳴弦。惟愧牛刀訓,卑棲老一氈。
33、寄雷峰諸師 其二(明代-謝長文)
殷勤不盡意,慚愧轉多情。密語本難了,常心無住生。
秋煙一片遠,曉露隔簾清。草本想陪侍,寰中開化城。
34、汝南周令嘗師事楊用脩太史而善于鱗及明卿子與輩千里貽書言志聊用酬答 其一(明代-王世貞)
抱耒滄江萬態(tài)捐,忽逢仙令尺書傳。關門不閉吳天紫,弟子能師蜀國玄。
琴里高山流輩少,握中明月故人偏。還應彩筆相酬處,花發(fā)河陽第幾年。
35、有上人者號景峰意為念其師也乃至作圖日寓目毋乃執(zhí)有乎為成數(shù)語聊以示規(guī)(明代-王世貞)
若不破名相,此圖空在卷。譬如阿閃國,一現(xiàn)不再現(xiàn)。
若破名相盡,無見無無見。百億須彌峰,峰峰入師眼。
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倘師為豎拂,翛然已忘辨。
36、吾師寧齋先生南園牡丹之盛冠絕吳中而皆師之長郎君手植中有白牡丹一株曰尺素者尤奇麗因作長歌紀之并贈長君(明代-王世貞)
三月一出游季園,千奇萬麗攢雕欄。紛紛紅紫盡辟易,中有一株白牡丹。
初疑龍池宴,罷舞雙成盤。又似洗頭盆,暫卸天女冠。
姑射寒生雪膚粟,郁儀風細霓裳單。河宗攻玉乍成斗,鮫室淚珠叢作團。
優(yōu)缽曇名亦浪語,璚花么么何足觀。太真霞臉大醉色,睹此亦學江妃酸。
舉觴酬季郎,化工在手汝不難。得非揚州觀頭逢七七,又何必善和坊里延端端。
即使宋人琢此瓣,百歲那得茲花看。老夫久寂寞,為爾暫為歡。
再進金叵羅,屬客莫留殘。日落不落天闌干,欲去不去心盤桓,皎然秀色轉可餐。
他年倘許蕊珠會,別跨長離勝紫鸞。
37、題倪云林畫贈因師(明代-高啟)
含暉峰下路,樹石盡垂藤。
欲認莓苔跡,相尋行道僧。
38、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臥云室(明代-高啟)
夕臥白云合,朝起白云開。
惟有心長在,不隨云去來。
39、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吐月峰(明代-高啟)
四更棲鳥驚,山白初上月。
起開東閣看,正在云峰缺。
40、龍?zhí)谜刑嵊^影戲精致妙解前此未有汪師中龍君超皆有作 其二(明代-袁宏道)
華鐙膏燭月玲瓏,圣手當場欲繪空。出像楚騷兼爾雅,返魂班巧與斤風。
絲規(guī)縷折塵三昧,萬臂千頭小六通。喚醒人間石火夢,無情悲喜片時中。
41、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宋代-洪炎)
建武下詔書,海嶠識明主。除吏得陽城,所喜逸民舉。
滿腹懷經(jīng)綸,筆間含露雨。平生相期心,中興爾乎取。
定交自疇昔,契闊及再暑。執(zhí)熱子南來,五月憩漳浦。
破啼謀一笑,預置風月俎。危言儻可陳,正學當盡吐。
成虧在須臾,得失宜熟數(shù)。收功謝王魏,取道跡傅呂。
開茲眾正路,慰彼蒼生苦。閉關拒他盜,拂席招巢許。
42、師川見和再用元韻(宋代-洪炎)
河洛中秋已凜然,甌閩八月尚炎天。方懷許國忠言切,不計歸途道里邅。
子產(chǎn)未能忘季札,太阿應必待龍淵。樹人樹木有明算,誰謂百年同十年。
43、思遠寄師厚(宋代-梅堯臣)
馬蹄踐霜雪,不畏道路寒。
游子重衣裘,慈母懸心肝。
懸心幾千里,冉冉歲已殘。
大河今漸涸,遠目常不乾。
度雁朝夕聞,尺書寄亦難。
愿同車輪復,勿比弦上丸。
44、次韻悟師見寄 其二(宋代-沈遼)
不將大辯擬天親,終愧西來面壁人。無是無非從此去,不同多劫一微塵。
45、送師相陳大觀文 其二(宋代-喻良能)
腥風吹海向來驚,玉帳分弓射怒鯨。千里妖氛都鏡凈,商船載月夜深行。
46、次韻王才元少地少師招游東山客有不至得遂已(宋代-李彌遜)
我從西山居,不作東山夢。
聯(lián)綿翠光浮,遠目不暇送。
飄飄貴公子,萬卷輒成誦。
高懷到林丘,杖愀邀我從。
褰裳欲從之,未發(fā)神已動。
何人折柬客,不結蓮社供。
勝游遂中休,一簣真可痛。
詩成美六逸,敘事一一中。
但慚猿狙杙,乃與杞梓共。
閩山寒更青,森木必陰洞。
鹿?jié)厩遄粤?,醴井淺可弄。
尋幽當及辰,為樂要與眾。
茲游儻再卜,勇往不待風。
徑須理百屣,日日聽鞭鳳。
47、青龍師安上人(唐代-司空圖)
災曜偏臨許國人,雨中衰菊病中身。
清香一炷知師意,應為昭陵惜老臣。
48、寄洪正師(唐代-羅隱)
寄蹇渾成跡,經(jīng)年滯杜南。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會應謀避地,依約近禪庵。
49、孫師鄭求題祖庭遺跡卷子 其二(清代-鄭孝胥)
奇石不可見,佛云今有圖。殷勤畏廬叟,為作補天馀。
50、師自作真贊 其四(宋代-釋守卓)
南海之濱,兔生兩角。幕阜之頂,磽磽確確。從十年游,腳跟皴剝。
討甚機鋒,七錯八錯。
51、補挽包公彥師(清代-王季珠)
愚魯真愚魯,遑知紹缽衣。惟公胸極博,視我筆行機。
朱陸儒求是,游楊弟愧非。重溫名世稿,一字一珠璣。
52、寄呈天和尚及阿首座鐵書記海侍者諸師(明代-黎彭祖)
一辭峰上寺,遠隔雁門師。入社曾虛約,還山未定期。
有饑驅我拙,無計使人悲。料得禪房里,同參品論時。
53、奉祝本師在和尚(明代-薛始亨)
滴滴曹溪派,流風寶象林。百花銜鳥遍,初地引人深。
德造層層塔,經(jīng)翻字字心。欲知無量壽,不壞似黃金。
54、送黃學師之崖州(明代-吳捷)
珠崖今復見蘇湖,五指排空接帝都。瓊海宗風歸叔度,嶺南文學羨番禺。
一盤苜蓿留青署,十載寒氈割郡符。此去莫嫌方外僻,天涯有路到天衢。
55、題趙伯雅所藏張師夔柯石圖(明代-鄭潛)
蒼煙黯黯蛟龍窟,古鐵棱棱狻猊骨??樟譄o人山鬼愁,趙君何從得此物。
枯梢怒號天雨霜,苔花滿地雪衣涼。題詩坐憶江??停砟粸⑶锪芾?。
56、宿盧氏芝秀堂留別師邵師陳二首 其一(明代-王鏊)
越來溪上思悠悠,斜日門前一繫舟。水若有情隨我去,山雖無語為君留。
梅花紅褪墻頭雪,麥葉青回壟上秋。一曲滄浪人去遠,平湖萬頃接天流。
57、題曾省元藏溫日觀葡萄后用溫師韻(元代-陸居仁)
黃金臺壯帝王州,我亦曾為汗漫游。不入鳳池鹓鷺序,依然天地一沙鷗。
58、惜黃花 和師韻贈長安范公(元代-馬鈺)
棄財戒酒。藥囊系肘。常清靜,便把虎龍引逗。心起大慈悲,人人盡欲救。化愚迷、詩詞如咒。休要攀花柳。速修神秀。玉壺中,有個自然紅狗。日日吠青霄,誰知合著口。更披云、能飛解走。
59、古淡師然公游方(宋代-薛嵎)
野僧攜錫別,何處度殘春。
天地無窮事,江湖自在身。
真心齊得物,道貌異於人。
昔日安禪地,深山虎亦馴。
60、次韻靜師仁叟山居 其一(宋代-葉椿)
生涯卜筑翠微深,門在煙蘿路幾尋。竊果白猿窺誦易,棲松黃鶴聽調(diào)琴。
泉聲漱石丁東玉,竹影搖風瑣碎金。雨霽乘閑種瑤草,和云斸破古松陰。
61、寄酬致政趙少師五首 其四(宋代-趙抃)
短書臨發(fā)意徘徊,寒夜霜晴上月臺。濉水瀫江天共遠,舉頭惟見雁南來。
62、同師川至李氏涵虛閣(宋代-洪芻)
闌暑追涼得佳處,筍輿乘興入蒿蓬。乍停西嶺三秋雨,得借東湖一曲風。
江上帆檣來雉堞,波間荷芰沒鳧翁。后車孺子賢孫在,吊古徘徊返照紅。
63、值雨宿諤師房(宋代-魏野)
信步閑游處,妨歸路豈賒。
因琴避山寺,和鶴宿僧家。
語直非關酒,眠遲不為茶。
共論塵世里,夜亦事如麻。
64、暮秋懷閏師(宋代-魏野)
風清月白樹紅時,無奈重城隔閏師。
卻羨潺湲階下水,夜深流入白蓮池。
65、寄天香師(元代-張憲)
圓帽頂紅毳,方袍搭絳紗。
海龍邀早飯,山鹿進秋花。
試墨探倭紙,尋泉斗建茶。
時拋紅豆粒,竹下喚頻伽。
66、東掖四絕句·不見如師(宋代-石象之)
洗除塵垢訪名藍,不得相逢益自慚。
松桂陰森香火冷,亂云空鎖白蓮庵。
67、同張煉師溪行(唐代-施肩吾)
青溪道士紫霞巾,洞里仙家舊是鄰。
每見桃花逐流水,無回不憶武陵人。
68、隱巖陪鄭少師夜坐(唐代-張喬)
幸喜陪騶馭,頻來向此宵。硯磨清澗石,廚爨白云樵。
竹外村煙細,燈中禁漏遙。衣冠與文理,靜語對前朝。
69、送靈師(唐代-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靈師皇甫姓,胤胄本蟬聯(lián)。少小涉書史,早能綴文篇。
中間不得意,失跡成延遷。逸志不拘教,軒騰斷牽攣。
圍棋斗白黑,生死隨機權。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
戰(zhàn)詩誰與敵,浩汗橫戈鋋.飲酒盡百盞,嘲諧思逾鮮。
有時醉花月,高唱清且綿。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尋勝不憚險,黔江屢洄沿。瞿塘五六月,驚電讓歸船。
怒水忽中裂,千尋墮幽泉。環(huán)回勢益急,仰見團團天。
投身豈得計,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靈師不掛懷,冒涉道轉延。
開忠二州牧,詩賦時多傳。失職不把筆,珠璣為君編。
強留費日月,密席羅嬋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數(shù)開筵。
逐客三四公,盈懷贈蘭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駐潺湲。
別語不許出,行裾動遭牽。鄰州競招請,書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嶺,乘寒恣窺緣。落落王員外,爭迎獲其先。
自從入賓館,占吝久能專。吾徒頗攜被,接宿窮歡妍。
聽說兩京事,分明皆眼前。縱橫雜謠俗,瑣屑咸羅穿。
材調(diào)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將斂之道,且欲冠其顛。
韶陽李太守,高步凌云煙。得客輒忘食,開囊乞繒錢。
手持南曹敘,字重青瑤鐫。古氣參彖系,高標摧太玄。
維舟事干謁,披讀頭風痊。還如舊相識,傾壺暢幽悁。
以此復留滯,歸驂幾時鞭。
70、同日師竹攜酒肴來譚(清代-許傳霈)
此心何鄭重,攜酒與肴來。解語花隨菊,忘情客舉杯。
滌腸銷傀儡,側耳費疑猜。醉后新詩就,高歌答水隈。
71、秋暮師竹過訪偕伍碩甫舟泛西湖紀事集成 其四 寺前放蝠(清代-許傳霈)
非蟲亦非鳥,蝙蝠狀獨奇。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談笑群客至,若不與聞知。豈病身小弱,我為袖攜歸。
昏黃出山外,超然忽高飛。飛鳴出意外,此類猶知時。
72、秋暮師竹過訪偕伍碩甫舟泛西湖紀事集成 其一 湖濱攜酒(清代-許傳霈)
有客來遠方,清晨入我室。遨游西子湖,此愿如饑渴。
攜步到湖濱,孤篷空無設。山色與湖光,對之嘆奇絕。
解意當壚人,助我興活潑。遺我酒一壺,不愁秋瑟瑟。
73、花朝飲師竹處(清代-許傳霈)
春雨困連朝,此心獨惆悵。紅霏隔院花,蘋泛圓池漲。
嚶嚶好鳥聲,曉窗聞紙帳。晴旭忽照檐,濃黛抹千嶂。
雅懷啟雅人,折柬飲春釀。春釀何醲郁,越醪渾不讓。
杯盞羅新奇,酌酒在無量。座開碧桃花,含羞笑相向。
笑我醉不知,誤挫酒國將。桃李芳恒蹊,春風坐和暢。
況是花朝朝,花花競相放。何待羯鼓催,詩催兩無妨。
東齋有瓊枝,春來花無恙。君子結素心,涉趣左右望。
74、消寒五集復飲師竹處分得酒字(清代-許傳霈)
前日宴高臺,朔風寒入口。昨朝游洞天,雪花大如手。
雪消風未消,今夕會良友。泥融濺街衢,折柬快出走。
主人步失足,興濃忘掣肘。陟山艱杖藜,鋪席能對酒。
酒酣令愈奇,籌竹獻左右。西子紗浣妍,東施顰效丑。
偉哉范少伯,沼吳功不負。泛湖亦澆愁,觴政妙無有。
我是于越人,愿從大夫后。網(wǎng)設不罹鴻,兔盡走烹狗。
消寒僅旬月,美酒費百斗。一飲一集成,待到春九九。
75、懷爾升師(清代-馬敬思)
先生真隱逸,家室未居城。世說卿慚長,人稱姓不名。
燕巢茅屋暖,鶴啄芡湖清。魚汊今年好,方舟蕩槳行。
76、游佛峪感懷林汲師(清代-尹廷蘭)
開皇千載后,梵宇至今開。仄徑穿云入,群峰尾岱來。
秋陰生大壑,木葉下靈臺。林汲泉邊過,凄然奠一杯。
77、送師魯倅廬城(明代-陶安)
金斗城堅淝水流,淮西重地控衿喉。屏星勤駕常侵曉,鬢雪新添獨耐秋。
橋板照波飛騎遠,弩臺過雨老僧游。但令民物沾恩澤,田里熙然共解憂。
78、別宋郡丞師朱 其二(明代-陳克侯)
拙宦嗤予輩,真宜絓網(wǎng)羅。人情輕玉毀,時事重金多。
終計逃蒿藋,初衣遂芰荷。夢回滇海上,猶自怯風波。
79、燭龍歌即事呈謝葉臺翁師相(明代-韓上桂)
燭龍揚輝三萬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幽崖毫發(fā)盡分明,遍照閭閻無彼此。
此燭本是臺星精,時當有道泰階平。天子居宸運斗柄,玉燭均調(diào)萬化成。
有時化作劍光紫,氣射斗牛難逼邇。忽懸秘閣灼青藜,更與文人校書史。
書史千年杳莫尋,師相曾研萬古心。玉衡四轉提常正,水鏡平涵江漢深。
即今入踐微垣側,一片丹心扶帝極。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輝尚結云霞色。
道經(jīng)沛郡昴星浮,蕭相當年輔赤劉。天垂五老扶皇業(yè),霸術看同爝火流。
此時上將開營待,列炬華筵吐精彩。萬柝應知野燧消,一彎尚藉天燈在。
宴罷仙槎且復乘,沿河星斗輝相凌。豈知滕閣遲王勃,更有龍門御李膺。
夜深剪燭延清話,香蠟頻銷未忍謝。撤送座上雙短檠,一路流光歡見借。
深院金蓮不敢知,鑿壁今資鼎說詩。大臣自受朝陽寵,貧女亦邀鄰屋私。
燁燁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自思獻曝本懷誠,豈患捫燭徒博笑。
長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視四方知。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guī)煛?/p>
80、寄題周煉師云臺真館(元代-吳當)
亭亭云臺山,重阜隱深廓。神宮辟龍虎,秀色今綿邈。
真館依青林,澗水傍虛閣。種竹春霧重,刊松晴雪落。
高敞自無為,幽曠各有托。時見白云閒,為雨出城郭。
豈知有道者,元化在機握。相從赤松游,不為慕靈藥。
愧我煩世慮,眷然仰冥漠??紭勀茏砸?,隨遇有真樂。
園綺如可期,共爾戒歸鶴。
81、游李少師園十題·竹徑(宋代-范祖禹)
整整植翠旗,森森列羽衛(wèi)。
微風群玉動,赫日蒼云翳。
82、游李少師園十題·松島(宋代-范祖禹)
孤嶼何亭亭,蒼松郁相對。
池中蛟龍起,天際風雨會。
83、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宋代-王铚)
上人峨嵋秀,冥冥聳高風。
依游王公間,尚帶山水容。
謫仙信奇逸,蜀僧論絲桐。
寂默誰為聽,誤比萬壑松。
崎嶇古今涂,勢利紛其中。
晚遺似高識,物我無異同。
是心湛寒水,處處流真空。
猶嫌百年夢,剩此一枝筇。
忽懷煙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為反哺烏,更逐高飛鴻。
斜日澹歸袂,不似秋色濃。
孤行拾黃葉,一笑千山重。
桑宿揮余戀,云樓杳歸蹤。
從茲與明月,相伴落何峰。
84、癸丑五月朔,侍夢苕師游網(wǎng)師園觀古柏既呈,兼簡從周二首 其二(近現(xiàn)代-嚴古津)
水石清幽小輞川,重尋舊跡未茫然。桃花紅過黃梅熟,離相來參柏子禪。
85、題孫師鄭感逝詩卷 其一(清代-嚴復)
臣甫夔江賦八哀,蒼茫長嘯感高才。傷時盜賊懷王李,未辯低徊金粟堆。
86、四月朔蔡師愚仇徠之挈艇子尋青溪(近現(xiàn)代-陳三立)
閑坐初臺愛柳林,親操短棹遂出尋。
半灣新漲飄英合,數(shù)迭蒼山落照侵。
銜寺嵐光穿笑語,臥橋塔影帶晴陰。
面墩更脫吹笳地,為接源頭濕夜吟。
87、珍珠簾 小伶以茉莉飾團扇,愛伯師賞之以詞,即同其調(diào)(清代-樊增祥)
小花私貯羅囊底。玉釭前、一種溫黁初試。紈扇恁輕盈,更泥他纖指。
一握真珠親贈與,當纕佩、襟便長系。風細。問素月圓時,好花開未。
別有卻扇風情,且茶甌罷點,鬢翹休綴。不借彩絲穿,怎盡成連理。
喜字回環(huán)三十六,最難得、花花相對。臨睡。定羅帳風來,暗香如醉。
88、又省師(宋代-釋紹曇)
逴得諸方惡毒些,歸尋刻骨舊冤家。深深掘窖都埋了,翻鐵面皮誰識爺。
89、和執(zhí)中寄師厚同年 其二(宋代-彭汝礪)
日暮相忘城上亭,云深祇見數(shù)峰青。傅巖可獨為霖雨,荀里還歸聚德星。
漢水溯風增浩蕩,蘭花著雨長芳馨。嘯吟久不過諸葛,豐度今誰似九齡。
90、送簡長師陪黃史君歸浙右(宋代-釋尚能)
相送隨旌旆,離情亦萬端。
霜洲楓落盡,水館月生寒。
接話嘗茶遍,聯(lián)詩坐漏殘。
歸期在巖屋,郡邸想留難。
91、讀本師語錄(宋代-釋云岫)
青旗斜出畫橋西,楊柳飛花水滿堤。
一酌誤人千日酒,醉埋荒冢不思歸。
92、禪人寫師真請贊 其二十三(宋代-釋慧遠)
幸自十分,畫出一半。我便是渠,略無思算。無思算處妙難傳,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禪不是禪。星馳電掣,漢語胡言。驀地揭起腦蓋,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憐只有些兒栗棘金圈,盡底分付常山林泉。
93、喜祖心師不是庵成同麗中師丁善甫梁漸子李山農(nóng)子云諸凈侶過集(明代-黎遂球)
凈侶東鄰近往還,迎人老鶴護禪關。臨池小閣看如舫,渡水長橋坐對山。
似倚法王裘馬氣,猶嫌長者布金慳。誰能及第心空比,寶座玲瓏芳樹間。
94、信庵居士畫月庵老衲月林頂相求贊(宋代-釋師觀)
佛祖權衡,人天眼目。
瞻之仰之,鼎分三足。
休言六耳不同謀,斷弦須是彎膠續(xù)。
95、訪杰師不值(宋代-韓淲)
老于交往喜尋僧,澗道微寒水未冰。盡日應身何處供,夜鐘誰上佛前燈。
96、同徐師川登秋屏閣觀雪(宋代-洪朋)
積雪未虧日還沒,云氣黯慘愁不釋。徐郎揖我上欞軒,眼界物物有正色。
萬株瓊樹為誰妍,千畝瑤草底空擲??蓱z雨打或飄零,不分風吹玉攢積。
向來已撥宜城醅,末至何妨杜陵客。鄙夫中圣殊未醒,向人江山恍如昔。
臺邊好在龍沙黃,臺前俄失鸞岡碧。只今雪思未渠央,準擬作花大如席。
大江之南喜氣多,舊瘴懸知掃無跡。
97、達磨在師贊(宋代-釋慧開)
賊布告水露罪全彰,攬得西乾沸似湯。
頂上鐵枷無計脫,卻來東土強攤贓。
98、和惟晤師游鶴林寺寄穎長老(宋代-蘇頌)
黃鵠山前古梵宮,參差樓殿倚巖中。
群峰重疊圍松徑,三伏嬉游愛竹風。
牛首禪宗懷馬素,襄陽耆舊憶龐翁。
長思勝會真幽適,誰使句嬰不與同。
99、篙師編修近忽佞佛至誠且篤貽六絕句以諧之想發(fā)一軒渠也 其三(清代-全祖望)
打鐘掃地差堪信,割水吹光恐未然。我是鈍根無宿果,輸君獨上竺西天。
100、寄峨嵋山楊煉師(唐代-鮑溶)
道士夜誦蕊珠經(jīng),白鶴下繞香煙聽。
夜移經(jīng)盡人上鶴,仙風吹入秋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