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簡短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簡短》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簡短

        1、菩薩蠻 月夕對玉簪獨酌 文津閣本中庵集六(元代-劉敏中)

        遙看疑是梅花雪。近前不似梨花月。秋入一簪涼。滿庭風露香。舉杯香露洗。月在杯心里。醉眼月徘徊。玉鸞花上飛。

        2、西江月 王伯修贈別(元代-宋褧)

        烏石驛中長夜,小金山下新年?;磮胧捤蔓溓锾臁?/p>

        十載三回相見。

        今日漢南官舍,光陰不得留連。何時文酒再團圓。

        莫待白頭皺面。

        3、九月三日晚與鄭元秉對坐至日暮小雨后歸宿偶成(元代-岑安卿)

        歸人歸未得,天際復生陰。小雨濕官道,清砧傷客心。

        蕭肥蘭蕙瘦,雀語鳳鸞瘖。坐對滎陽老,空懷正始音。

        4、九月一日清溪道中二首 其二(元代-曹文晦)

        微月懸孤榻,殘云過斷塍。松風林外笛,茅屋水邊燈。

        久坐忘為客,清吟未得朋。沙頭有饑鶻,昏暝亦飛騰。

        5、酹江月 上元夜觀月(元代-譚處端)

        上元佳節(jié),正一輪西步,天渠飛躍。素魄當空澄湛湛,獨現(xiàn)寒光無著。皓彩乾坤,無私遍照,萬古無瑕膜。渾如寶鑒,瑩然懸向寥廓。姑射絳闕瓊樓,群仙赴會,云墜停鸞鶴。瑞氣祥煙籠寶殿,金碧霞輝交錯。爛醉蟠桃,彩云歸去,殊袂飄香絡。嵩山遙對,爛銀盤里期約。

        6、官舍見月三首(宋代-洪咨夔)

        叢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甌。

        更遲蹇予月,涼速老我秋。

        常娥八月去,歲往應白頭。

        縱得大年藥,能禁古今愁。

        廣寒正愁絕,更照雪外州。

        些招肯來否,赤酒和糟篘。

        庭下雙梧桐,露重風颼飀。

        采實當剝芡,蠙珠麗瓊舟。

        頹然徑奏床,不問月去留。

        夢中識歸路,戲采兒伊優(yōu)。

        7、癸酉三月二十五日至剡溪旅舍觀曹夢良題壁有撩我思家第一篇之句仆離家半月亦未嘗作詩因次其韻(宋代-王十朋)

        客舍那堪聞杜鵑,夢魂驚斷竟無眠。定知此境撩鄉(xiāng)思,我亦曾非第二篇。

        8、次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龔帥實之韻(宋代-程大昌)

        聞有挐音掃榻埃,尚疑卻棹酒船回。

        錦囊忽至詩傳諾,玉塵未交心已開。

        邂逅四人今楚尾,班聯(lián)十載舊蘭臺。

        尊前莫發(fā)粗官嘆,奇絕江山直一來。

        9、寄題月窗(宋代-吳惟信)

        中宵浩彩潑蒼冥,人靜欞空物象清。若以升沉為得失,求之見識卻分明。

        煙迷野草牛先喘,露滴檐枝鵲自驚。此地琢磨功業(yè)就,昌黎合棄短長檠。

        10、八月十三夜與張檢法泛武溪(宋代-朱翌)

        川凈波平五板舟,天開地辟一輪秋。

        白銀國放黃金色,宮錦袍添紫綺裘。

        坐久星河掛瓔珞,夜深風露走珠旒。

        人間意適須乘興,我是閑人更自由。

        11、八月二十日種竹八本(宋代-周紫芝)

        東岡新種八龍孫,北嶺清陰肯見分。留取一林聽夜雨,莫教千畝僣封君。

        12、次韻龔養(yǎng)正中秋無月三首(宋代-范成大)

        丙夜清光些子見,兒童驚喜強雄夸。

        闌珊高興應無幾,恰似春殘看落花。

        13、西江月 其十二 為樞密太夫人壽(宋代-張孝祥)

        疇昔通家事契,只今兩鎮(zhèn)交承。起居樞密太夫人。

        綠鬢斑衣相映。

        乞得神仙九醞,祝教福祿千春。臺星直上壽星明。

        長見門闌鼎盛。

        14、隆興天子七月十三日親享太廟先期風雨彌日及(宋代-曹勛)

        一夕秋風勢震雷,頹山拔木屋傾欹。

        錫春大廈猶驚畏,蓬蓽茅廬亦可知。

        15、九月二十八日湖上檢?;h落(宋代-范成大)

        村北村南打稻聲,荒園屐齒亦嬉晴。

        菊邊更覺朝陽好,松下偏聞晚吹清。

        一歲無非吾樂事,千金不博此間行。

        周遭踏遍芙蓉岸,足庳腰頡栩栩輕。

        16、三月十四日陪帥卿出游一首(宋代-劉克莊)

        未出堯山云,既出云徐開。

        君侯與天通,造化力可回。

        駕言訪巖扉,群彥森然陪。

        旗鉞映川原,笳吹喧藁萊。

        掃石坐夷曠,捫葛窺崔嵬。

        訾洲久蕪沒,草樹皆新培。

        范張數(shù)君子,遺刻蒼蘚埋。

        方羊不忍去,返照明千崖。

        沙禽就棲宿,彩鹢猶泝洄。

        眷焉宇宙間,此樂何常哉。

        鄴都會應劉,梁園命鄒枚。

        主公富貴人,襟抱尤雄猜。

        當年篇翰存,往往鄰俳諧。

        英英大都督,羔雁招遺才。

        云煙生妙筆,冰雪懸靈臺。

        況復是夕霽。素魄海上來。

        一碧九萬里,空洞無纖埃。

        臨風惜飲量,孤負黃金罍。

        座中盡文豪,授簡奚徘徊。

        吾詩固拙速,聊為石生媒。

        17、十四日晚步月(近現(xiàn)代-康有為)

        晚來扶杖看煙鬟,日落柴門夜不關。嵐蕩茶園橫半嶺,云穿松徑過前山。

        花畦曲曲行三匝,竹徑深深露一斑。試打秋千更神往,已看明月落人間。

        18、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zhèn)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唐代-劉禹錫)

        受脤新梁苑,和羹舊傅巖。援毫動星宿,垂釣取韜鈐。

        赫奕三川至,歡呼百姓瞻。綠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

        外壘曾無警,中廚亦罷監(jiān)。推誠人自服,去殺令逾嚴。

        赳赳容皆飾,幡幡口盡鉗。為兄憐庾翼,選婿得蕭咸。

        郁倔咽喉地,駢臻水陸兼。度橋鳴紺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當中氣,東風應遠占。管弦喧夜景,燈燭掩寒蟾。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fā)百函。詞人羞布鼓,遠客獻貂襜.

        歌榭白團扇,舞筵金縷衫。旌旗遙一簇,舄履近相攙。

        花樹當朱閣,晴河逼翠簾。衣風飄叆叇,燭淚滴巉巖。

        玉斝虛頻易,金爐暖更添。映镮窺艷艷,隔袖見纖纖。

        謝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應憐郡齋老,旦夕鑷霜髯。

        19、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除卻鍾山與石城,六朝遺跡問難真。

        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誤後人。

        20、七月二十四日作(宋代-陸游)

        閑拂青銅一惘然,此生應老海云邊。

        涼颸入袂詩初就,幽鳥呼人夢不全。

        天上鵲歸星渚冷,月中桂長露華鮮。

        射胡羽箭凋零盡,坐負心期四十年!

        21、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歸或遠至傍縣凡得絕句十有二首雜錄入稿中亦不復詮次也 其九(宋代-陸游)

        市樓嘈

        22、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初六日筱村中丞按試臺南正在明倫堂講書忽地大震因以詩紀之(清代-唐贊袞)

        堂皇高坐地震驚,滿堂漰湱洪濤聲。如駕海舶檣忽傾,頭目眩轉浮滄溟。

        諸生罷講相向瞪,魂搖氣懾神漸惺。須臾奠定邀神靈,險遭不測人其坑。

        我于其中浩嘆興,兩間無處無虧盈。世界本由缺陷成,自古斷鰲鰲足脛。

        扶輿畢竟誰支撐,賴有青門鼎力爭。乾坤浩蕩陂竟平,敢忘此日心凌兢。

        23、徐公子見訪對月有作(明代-皇甫汸)

        憐余杜門日,眷爾駐車情。世事杯中盡,浮名物外輕。

        女墻淮月上,客坐楚云生。為語高林鵲,相依且莫驚。

        24、二月廿一日游藏勝有感(宋代-陳文蔚)

        柴門終日掩荒苔,記得年時把酒杯。

        幸有克風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來。

        25、洞仙歌 北湖泛月和梅庵(近現(xiàn)代-丁寧)

        盈盈一舸,載濃愁如酒。往事重提夢回又。素娥偏惹恨,倒景窺人。

        萍影暗,似惜朱顏非舊。

        亂山殘水外。東望吾鄉(xiāng),絲鬢風塵十年久。倦旅欲何歸,歸已無家。

        空魂斷、長堤煙柳。再莫向尊前話飄零,嘆話到飄零,淚殷雙袖。

        26、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橋看月追和黃仲則陳理堂(清代-張晉)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燈不看月。僻地誰來訪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天橋高高接天壇,流波凍合瀾不翻。棲鴉踏枝倏驚起,一輪皓魄明林端。

        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橋光凌亂。此身疑作廣寒游,十丈京塵一時散。

        延生與我懷抱同,深宵躡足凌長虹。碧天沉沉凈如拭,繁星斂耀芒角空。

        舉頭望月開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黃生陳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來。

        興酣落筆走珠玉,欲與明月爭光輝。太息后來無繼矣,豈知更有我與子。

        君才何必輸兩人,月光不過清如此。此時旅懷百不憂,入關畢竟讓王師。

        姓符讖緯原無應,身作韓彭且不知。欲效安豐何反復,可憐終未處臺司。

        27、二月十一日大風雨雪(清代-曾習經(jīng))

        入夜風怒號,雨雪倏兼至。晨興啟半戶,浩浩勢未已。

        河流驟生波,檐雀俱斂翅。春鋤正入手,今日適無事。

        坐誦淵明詩,閒臨隱居字。我牛緩齝草,亦似有閒意。

        一杯聊引滿,不覺及三四。村醪雖云薄,餉我一美睡。

        28、念奴嬌 十五夜宋蓼天太史招飲以雨不克赴少頃月出同緯云魯望兩弟暨曼殊小飲寺寓九疊前韻(清代-陳維崧)

        吾生萬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只到圓時期便左,揉得愁成亂發(fā)。

        此夜西園,故人東閣,遲我情偏切。沖泥無計,車輪腹轉難歇。

        少頃皓魄東升,海天一碧,世界都軒豁。燕市且須謀一醉,難得銅街潑雪。

        絲竹顛狂,弟兄歌叱,碎拗金鞭折。知他何處,笛聲縷縷凄絕。

        29、對月(元代-陶宗儀)

        客子每看湖上月,秋聲漸近竹邊窗。流螢綴衣夜數(shù)個,白鶴聽琴時一雙。

        甘旨未能娛綵服,旅愁長是對寒缸。飯牛屠狗誠無愧,附鳳攀龍志未降。

        30、二月六日雪(元代-陶宗儀)

        春半三番雪,田更誦里謠。一年防暴水,九月定盲飆。

        色妒梅枝瑩,花黏蝶翅消。暫時成凜冽,玉燭自能調(diào)。

        31、二月梅花(元代-洪希文)

        奪得冰姿過歲華,遠離塵垢迥堪誇。即今年少多脂粉,只恐春光不稱花。

        32、二月五日雪(宋代-梅堯臣)

        二月狂風雪,寒威曉更加。

        省闈輕忌粉,苑樹暗添花。

        有夢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凍吟誰料我,相與賭流霞。

        33、八月十五日過蓬溪書凈戒寺(宋代-李新)

        瓦冷云埋殿,燈長黑暗沙。藥靈閒草木,蔓走古龍蛇。

        石佛隨山老,松梯轉路賒。門前溪水淺,無處問仙家。

        34、二月二日大雪(宋代-喻良能)

        磬湖二月雪,寒氣故裴回。

        面市連天合,銀花照眼開。

        送窮窮不去,招隱隱難來。

        幸有曲生在,何妨略恥罍。

        35、三月初五日攜家人往龍華觀桃花至則已謝 其四(清代-鄭孝胥)

        十里花光耀綠波,經(jīng)旬情事邈山河。劉郎乘興殊愁晚,拋盡華年奈汝何。

        36、湘春夜月 戊午八月二十一夜憶西堂(清代-錢斐仲)

        畫堂深,晚來煙靄冥冥。一任帶荔披蘿,山鬼到空庭。

        正把金魚牢合,料懸鄉(xiāng)老桂,不返秋馨。便玉簪敲斷,雕欄拍遍,可有人應。

        秋千壓雨,迷藏恨月,夢去難尋。夜黑閑階,惟剩個、冷螢穿破,幾折疏欞。

        曲房靜掩,怎忍提、蕙帳蘭燈。恨最恨、似摶沙放手,十年舊事,訴與誰聽。

        37、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明代-陳獻章)

        遲明向南畝,疏星在檐端。夫出婦亦隨,無非分所安。

        道旁往來人,下車時一觀。問津津不知,仰視飛鳥還。

        邏苗遠峙夕,濯足荒溝寒。吾惜耦耕好,焉知世路難。

        伐鼓收西畬,黃云被江干。聊周代糟糠,作粥歡賓顏。

        鄰叟攜兒來,嬉戲松下關。齊聲鼓腹謳,永謝攢眉歡。

        38、西江月·堪嘆日時更改(元代-王哲)

        堪嘆日時更改。頻頻拂拭靈臺。明光一點絕塵埃?,搹丶捶謨?nèi)外。占得逍遙自在。笛聲散盡寒梅。西江月里桂花開。香引清風一會。

        39、中秋不見月(宋代-楊齊)

        八月露沉天氣秋,霜輪何事苦淹留。一宵老兔不成魄,幾處詩人卻下樓。

        水部階前聞細雨,袁宏渚上見歸舟。明年未必無仙桂,何用厭厭此夜愁。

        40、西江月(陳倅·席上)(宋代-謝逸)

        窄袖淺籠溫玉,修眉淡掃遙岑。行時云霧繞衣襟。步步蓮生宮錦。

        菊與秋煙共晚,酒隨人意俱深。尊前有客動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41、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監(jiān)倉宿龍臥山中聽雨看月(宋代-林亦之)

        相喚此山來,狂風吹我衣。

        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飛。

        掩門雨初滴,開門月還上。

        倚樹看月明,半山聞雨響。

        人間有佳景,詩句頗發(fā)越。

        何曾似今夕,聽雨還看月。

        42、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送客)(唐代-雍裕之)

        野酌亂無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歸人。

        43、二月晦日留別鄠中友人(唐代-賈島)

        立馬柳花里,別君當酒酣。春風漸向北,云雁不飛南。

        明曉日初一,今年月又三。鞭羸去暮色,遠岳起煙嵐。

        44、一月十二日王藹亭太守過訪太古巢野人駭然觀者如堵以為所未見也又題于壁(清代-陳維英)

        山徑向無車馬行,今朝破例有騶鳴。鑼聲出樹厖爭吠,傘影穿林鳥乍驚。

        未識長官環(huán)父老,不諳音語問先生。日斜客去村民散,仍閉柴門對短檠。

        45、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十首 其九(元代-周伯琦)

        懷來雖小縣,城郭頗周嚴。野寺嚴兵騎,溪橋飏酒簾。

        唐碑文未泯,漢候吏無覘。山色青堪掇,岡頭為少淹。

        46、寄題松風海月方丈,為普慈寺林清遠賦(元代-張昱)

        普慈寺主會當年,畫雀雙鳴赴法筵。風過忽聞松上雨,月行不離海中天。

        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聲聞總是緣。先輩往還成故事,玉圍曾解寺門前。

        47、如夢令 偶憶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九日事,詞以記之(近現(xiàn)代-陳仁德)

        細雨朦朦如霧,陌上兩三人戶。繞樹聽鶯啼,綠草坡前迷路。

        迷路,迷路。四面青山無數(shù)。

        48、八月望后際堂諸子攜酒過館舍時將去正陽(清代-顏伯珣)

        不欲非公綽,卑棲豈士元。舊耕思土鼓,新彥望金門。

        歲晚才難并,詩成淚有痕。白頭看袞袞,多爾在中原。

        49、踏莎行 季萍妹歸桐川后,別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兩月又將遄返,作此送之(清代-張玉珍)

        看瘦黃花,吟凋紅葉。雁行聯(lián)序深秋節(jié)。未能談盡五年心,無端又作銷魂別。

        越水蒼茫,吳山青疊。相思兩地情難遏。扁舟今夜泊江干,一聲漁笛和愁咽。

        50、二月聞雁三首 其一(明代-孫承宗)

        九月邊庭無雁來,關門不逐雁門開。春來塞上希矰

        51、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與吳原博史明古張子靜游陽山入云泉庵觀大石聯(lián)句 其八(明代-李應禎)

        竹幽補堂坳,樹古嵌坳縫。竇黑炊煙熏,坎平鐘乳壅。

        盤盤棧道危,煒煒水泉動。

        52、己丑歲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壽山陪祀三首 其二(明代-祁順)

        天壽山高地位寬,先皇陵寢萬年安?;佚埖钔忸l翹首,王氣成紋五色寒。

        53、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鎮(zhèn)遇風舟危甚賦此紀事(明代-鄭岳)

        陽邏下接白湖鎮(zhèn),十里舟行惟一瞬??耧j奄忽自西來,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蕩漾載浮沈,須臾柁折難復進。百尺巨桅忽中斷,舟人惶擾爭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風益勁?;仡^試盼左右舟,漂沒中流魚腹殉。

        白湖巡官忽馳至,肩輿羸馬聊借乘。前村茅屋漁父家,掃地焚香候門徑。

        閭閻老稚訝官至,奔走邏拜重相慶。細燒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頗充饉。

        雨聲淅瀝灑茅檐,目睫不交對馀燼。大塊噫氣豈適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頭尚徵咎,況乃吾生事多釁。操存黤昧鬼先窺,舉錯乖張人或病。

        攬衣晨起當空拜,悔悟從今當益慎。春秋紀異不紀祥,儆示古今垂大訓。

        54、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絕湖三首(宋代-趙蕃)

        二月風濤壯,扁舟性命輕。

        白頭高浪接,青眼遠山橫。

        客子空懷怖,漁家自樂生。

        須渠一杯酒,助我五言城。

        55、月夕(宋代-歐陽修)

        月氣初升海,屏光半隱扉。

        寒消覺春盡,漏永送籌稀。

        蘭燭風驚燼,煙簾霧濕衣。

        清羸急寬帶,頻減故時圍。

        56、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宋代-蘇軾)

        樓上煙云怪不來,樓前飛紙落成堆。

        非關文字須重看,卻被江山未收回。

        眼昏燭暗細行斜,考閱精強外已夸。

        明日失懷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亂山遮曉擁千層,睡美初涼撼不應。

        昨夜酒行君屢嘆,定知歸夢到吳興。

        天臺桂子為誰香,倦聽空階夜點涼。

        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秋花不見眼花紅,身在孤舟兀兀中。

        細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57、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宋代-蘇軾)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滟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